2015年三伏天灸时间确定[2018/03/19]

“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时机又到了,今年“三伏”天灸将于7月3日开贴。

 天灸疗法是中医时间治疗学和灸法相结合的一种外治方法,是根据中医的“天人相应”、“未病先防”的理论,在特定的时节里,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的治疗方法。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阳气同样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峰。此时肌肤腠理疏松,经络气血通达,气血趋于体表,非常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三伏灸乘其势而治疗,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同时,在“三伏”最热的时节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扶助人体的阳气,祛除邪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身体免疫能力,从而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

天灸的适应人群比较广,是一个预防保健的治疗项目,主要针对体质偏虚、虚寒、阳虚,或者是一些风寒湿型的关节疼痛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以下是天灸的适应症:

一、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等;

二、消化系统疾病: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

三、运动系统痛证: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四、免疫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

五、儿科疾病:调节免疫、增强体质,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体虚易感冒、厌食、腹泻、遗尿、消化不良、汗症等。

天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同时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及婴儿、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精神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器质性疾病患者、强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关节红肿热痛等)、肺结核活动期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贴药后局部皮肤有轻度灼热感,这是正常现象,如贴药后,局部灼热难受,可提前除去。

进行三伏天灸治疗时要戒食促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煎炸食物,以免引起感染。还需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油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发物等。并用温水洗澡,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体质敏感者,或既往用药曾出现起疱等反应,应缩短贴药时间,或在有感觉后及时取下药物,避免发泡。

今年的三伏天灸五次贴药时间如下:

引伏:7月3日(星期五)

初伏:7月13日(星期一)

中伏:7月23日(星期四)

末伏:8月2日(星期日)

加强:8月12日(星期三)

欢迎广大有需要的群众到番禺中心医院康复科了解及咨询。

番禺区中心医院贴药地点:门诊四楼7区康复医学科

    咨询电话:020-34859327,020-34859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