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番禺区中心医院成功开展了一例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及同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标准着我院在成人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诊治水平实现重大突破。
患者是一位68岁老年男性,发现二尖瓣脱垂并返流多年,既往就有房颤,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病史,一直门诊药物治疗,随着病情进展,近期因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入院,行心脏彩超检查,已经提示二尖瓣前叶脱垂并重度返流。冠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重度狭窄。以往这种情况需要开胸,体外循环支持,行二尖瓣整形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但患者及家属都认为外科手术创伤大,恢复慢,且老人家合并症多,风险较高,希望能够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陈国钦主任组织了医院MDT专家会诊,包括心内科宋明才主任,李健豪主任,超声科黄灿斌主任,麻醉科何仲贤主任,心外科龙海睿主任,ICU张巨荣主任,介入室何锦贤护士,共同讨论,制定微创治疗方案,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解决右冠脉狭窄,然后行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
手术当天,多学科团队通力合作,手术由中山二院陈样新副院长指导,陈国钦主任主刀,患者在全麻下,全程使用食道超声技术支持,将MitraClip导管经右侧股静脉到达右心房,经穿刺房间隔抵达左心房,通过手术医师对导管输送系统的精密操纵,使用两个夹合器精准捕获并夹合二尖瓣瓣叶,超声显示二尖瓣反流从“4+”即刻变为“1+”,达到修复效果,手术圆满成功。这样的手术具有不开刀、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术后5天患者即康复出院。
据陈主任介绍,心脏有2个心房,2个心室,就像我们住的房子,每个房间都配有一扇门,二尖瓣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扇。这些“心门”作为单向阀,24小时不停的开合保证血流只能往前流动,当“心门”损坏,无法关紧,血流逆流,导致血流无法有效泵出,患者最终会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通过人体血管通路将器械进入心脏,将特制的“夹子”送到左心室,再用“夹子”捕获瓣叶返流最重的部位,缩小二尖瓣中间的缝隙,从而减少返流。
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示意图
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是治疗重度二尖瓣返流有效的方式,手术难度极大,此次手术的成功展现了心内介入团队的精湛技术,为高危的二尖瓣返流患者带来了“心”的希望。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介入治疗瓣膜性心脏病成了心血管介入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在陈国钦主任的带领下,我院心血管内科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紧跟世界心血管领域的前沿,屡次完成高难度手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团队还带领团队开展了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经导管的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番禺中心医院成为广东省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希望这些创新的先进技术和疗法可以快速推广和应用,患者不出番禺就可接受目前全球最新的心脏瓣膜病微创介入手术方式,使更多心脏瓣膜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