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不是胖人专利!控制血脂的误区,你中了吗?
在健康管理中心工作中,我们发现来体检的健康人群中几乎有一半的人存在血脂异常的健康问题,除此之外,我们在给单位做团体报告分析中也发现,血脂异常现象也十分普遍,经常排在
“我这么瘦,怎么会血脂高?”
“虽然我血脂高,但是我没有任何不适,是否可以不用治疗?”
“降脂药吃了是不是一直不能停?“
……”关于血脂升高,相当一部分人会有以下疑问。
今期,我们请来健康管理中心主治医师黄美霞跟大家谈谈控制血脂那些事。
误区一:肥胖的人才会得高血脂?
其实高血脂与身材无关。高血脂一般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关系较大,而且,由于每个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其患病的风险也不一样。肥胖的人如果只是单纯皮下脂肪堆积,没有其他疾病影响的话,其血脂不一定会升高的。而瘦的人也有可能会因为遗传因素、环境以及疾病的影响,患上高脂血症。
误区二:血脂降低就能停药了?
其实降脂治疗是长期的,当血脂降低到标准范围时,马上停药会有一定的风险。因为报告里的参考值是针对健康人群设立的,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要根据不同的危险分层,达到不同的降脂目标。所以,在通过生活方式的调节和药物的控制能让血脂稳定达标的前提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尝试减少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并动态监测血脂的情况,但绝不能随意减药或停药。
误区三:吃素就能降血脂?
虽然素食可以改善血脂异常,但如果长期吃素的话,很容易陷入营养不均、选择不当等饮食误区。控制血脂不代表需要拒绝摄入脂肪,适量吃一些不饱和脂肪酸例如深海鱼、坚果等,反而有利于降脂,当然也不能过量摄入了,过量食用坚果也会导致血脂升高。
误区四:高血脂不能吃鸡蛋?
其实高血脂患者也能吃鸡蛋,但不能多吃,建议每天不要超过1个鸡蛋。因为每个鸡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200mg左右,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每天摄入的胆固醇应控制在300mg以内,所以,每天吃一个完整的鸡蛋并不会引起血脂过高,但要综合其他食物的胆固醇含量来调整饮食的结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饮食调整来控制血脂呢?
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少吃饱和脂肪。饱和脂肪就是我们俗称的“坏脂肪”,如果摄入过多会增加体内胆固醇含量,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如何才能做到少吃饱和脂肪呢?
1.我们在做饭的时候可以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
2.少吃油炸食品、糕点;
3.少吃猪肉、牛肉等红肉,多吃鸡肉、鱼肉等白肉;
4.全脂牛奶可以换成脱脂牛奶;
5.多吃“植物固醇”,因为多摄入“植物固醇”,体内的“坏脂肪”就会随食物残渣排除体外,从而达到控制血脂的效果。一般的水果蔬菜中都含有植物固醇,其中植物油、豆制品、坚果的含量更高,不过要注意的是,坚果的脂肪和热量较高,不建议过量摄入,尽量控制在每天25g左右就可以了。
6.规律且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使得蛋白酶的活性提高,达到降脂目的。关于运动的类型,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以及兴趣爱好来选择,比如慢跑、快走、游泳、太极等。
最后,再次向大家强调,降血脂是个长期的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地、循序渐进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