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健康教育>>传染病知识

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在广州,6-10月都是登革热的高发期。

一、登革热的症状

感染登革病毒后,潜伏期一般在3-14天(通常为5-8天)

发热是本病的一大特征,不规则发热或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另一特征是痛,包括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绝大多数病人起病后3-6天还有皮疹出现。如对症治疗,一周可获康复,这是典型的登革热。部分病人病情较重,发展为严重出血、脏器损伤,甚至休克等重症登革热表现。

二、登革热是怎么传播的呢?

登革热是严格的伊蚊媒介传染病,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在我国,登革病毒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广东俗称“花斑蚊”、“黑斑蚊”)叮咬传播。当雌性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经过8-10天的增殖后获得感染力。当它再次叮咬人时,即将病毒传染给另一个人。我国不是登革热的流行国家,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经3-14天的潜伏期便可能发病。

三、登革热可以怎样预防呢?

一是避免成蚊叮咬二是全面清理蚊虫孳生环境

1、对于避免成蚊叮咬,主要使用防蚊四大招:安装纱门纱窗把杀虫剂喷洒在纱窗上,效果更佳!

挂好蚊帐和使用驱蚊产品:夏天蚊子无孔不入,还是老老实实把蚊帐支起来为妙,另外也可以在室内使用含有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驱蚊产品。

使用杀虫气雾剂:可能是灭蚊最有效的方法了,但要注意不要向床单、衣物上直接喷洒,喷洒之前收好餐具,喷洒之后关好门窗,待1小时之后开窗通风,散尽之后再进入房间。

户外防蚊:去公园等树多、草丛多、水面多的地方尽量穿长袖长裤,及时喷涂驱蚊水,不给蚊子可乘之机!

2、蚊虫孳生环境的清理是重中之重!

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等地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各种大大小小废弃物等。

勤给家里养的各种水生植物(万年青、富贵竹、绿萝、佛手等)换水,一般5-7天就要换一次水了。当然,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是不要养水生植物啦,或者改为泥、沙种养。花盆托盘如有积水也应及时清理干净。

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像花盆、托盘、沟渠、天台、地面凹陷处这些重点部位一定要注意及时清除积水。同时也不要忘记竹根和树洞哦!

四、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怎么办?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

6-10月是我市登革热的传统高发季节,市民朋友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应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并及早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自己近2周的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